註冊 |登錄

愛心快遞討論區3C開箱 › 查看主題

1202

查看

0

回復
返回列表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go

iPhone 15 Pro Max / iPhone 15 深度實拍體驗-3

樓主
發表於 2023-11-14 09:33 | 只看該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值得一提的體驗升級


新世代 iPhone「剛好」隨著 iOS 17 升級帶來了不少拍攝體驗方面的提升。


重點是,之前的機型也有因此受惠(至少確定 iPhone 14 Pro Max 是有收到好幾個加強)。


特別是水平儀的部分,個人覺得不僅在一般拍攝時可以讓人更快速修正水平。


在使用穩定器錄影的時候,也能及早發現水平是否有跑掉。


都是很好的改變


iOS 17 開始加入 HEIF Max 與 RAW Max / 12MP 的調整選項(就是盡可能用到最高畫質的選項),現在則是只要長按 Live Photo 一旁的開關按鈕即可快速調整。


不需要再一直跑到 MENU 裡切換。


還有一個推薦可以考慮打開使用的新設定,就是錄影設定中可以在錄影開始時保持鎖定白平衡的選項 – 搭配灰卡或是先對純色表面先讓 iPhone 校正並鎖定按下錄影來白平衡的話,將可有效提升錄影色彩的穩定性。


這次 iPhone 15 Pro / 15 Pro Max 新增的動作按鈕及 iPhone 15 全系列的自動人像功能。


個人是建議都可以保持開啟 – 前者可以讓拍攝更為快速確實;後者一方面對於照片的尺寸沒有太多的增肥。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回看照片的時候,透過這樣的功能玩出不同的驚喜,激起你「玩照片」的衝動。


是說,在前幾代 iPhone 測試時,我們發現對焦系統已經會主動標出「貓咪」各種身型範圍的觀察,想不到後續也真的成為了自動景深功能的判定物體之一,也是相當有意思的彩蛋。


這裡也必須提醒一下大家,就如同以往我們對於電影級的測試那樣。


這種彷彿可以重新對焦與改變景深的功能也同樣受限於實體「景深」的範圍 – 如果超過範圍,就還是會呈現模糊的狀態。這裏也機會教學一下,如果真的想要享有最大重新對焦的彈性,是可以考慮用自拍鏡頭來拍攝。


因為它景深相對主鏡頭更深,所以重新對焦的前後範圍也可以更大。


結語:不變成「單眼」卻能引領影像產業未來


蘋果的產品好像都有一種奇妙的特性。


以AirPods為例,它可能不是樣樣都最強的真無線耳機,卻是最受歡迎的真無線耳機;說到手動拍攝功能或者是最望遠鏡頭,iPhone也不是最強,但卻是在Flickr上最受歡迎的拍照手機 (跟相機比也是第一就是了…)。


雖然以前的我可能也會覺得,應該是 iPhone 使用者比較喜歡貼照片,再加上用起來很傻瓜易用之類的所以才會如此受歡迎。


但隨著近幾年來,自己已經越來越常在工作上直接使用 iPhone 來拍攝照片與影片。


會覺得我先前可能跟老相機廠一樣,都被舊有的框架給遮蔽了視野。


講起來,如果現在的 Apple 認真做一台專門的相機 – 也就是不去看上網能有多少續航還有機身厚度如何。


以目前計算式攝影的算力再配合更大的感光元件,要做出史上最強的相機也並非不可能(搞不好只用 APS-C 感光元件配個 M1 SoC 應該就能大殺四方了…)。


但,這樣的 Apple 產品會有多少人買?


事實上,Apple 在 1994 年陸續推出了多款的 QuickTake 獨立相機。


而若是你現在露的是難以置信(根本沒聽過有這種東西)的表情的話,相信應該就回答了前面這個問題。


至於跨度到了所謂的「Pro」系列,怎麼沒有加上所謂猶如單眼/無反的手動功能的這個問題(PS:其實 iPad 版 Final Cut Pro 有提供進階的介面(如上圖),也代表蘋果並不是無法做出這類功能)。


就如知名 YouTuber MKBHD 的論點。


很多曾經把這方面做得很好的品牌(如:LG 等),姑且不論公司還在不在,顯而易見的是,他們都沒有因為做出了超強的手動功能而能在最受歡迎的相機這塊領域取得超越蘋果的成績;反之,專門的相機品牌,也沒有因為採用了向行動系統用戶靠攏的體驗與功能,而能阻止行動攝影奪走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市場的殘酷結果。


以結果論。


當人們習慣觀看影像的主要平台從電腦開始轉移到行動裝置、相機品牌們只能紛紛跟進對於手機用戶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直式拍攝功能的時候,其實他們早就失去了主導影像市場的先機。


另一個我能想到的例子,則是以往相機廠曾一度想要發展的 3D 錄影/照相功能,很明顯的就是因為沒能提供能夠活化呈現這些內容的生態系而失敗。


即便 Vision Pro / visionOS 能不能成功還很難說,但看到以整套系統體驗為念所帶來的「空間錄影」功能,眼看就要在接下來的 iPhone 中降臨。


這也凸顯了傳統相機廠已經不太能主導影像產業的下一個創新的現狀。


光是這中間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其實就已經相當重大了。


隨行動世代而生的「專業」


若是要問我自 iPhone 11 Pro 走向「Pro」之路的這套蘋果攝影系統的決定性變革為何?


我認為當相機品牌仍自豪擁有影像品質先決的優勢時。


蘋果選擇進一步再壓縮從按下快門到分享照片耗時的「一站式」軟硬體體驗。


這個方向真的是看似微不足道,實則踩足了油門更快甩開其他對手的決定性關鍵。


很多人看到 iPhone 進入 Pro 世代時,甚至還會取笑蘋果竟然連個手動功能都沒給,就敢說自己 Pro。


老實將即便是深度使用了好幾代 iPhone 的筆者,其實是直到這次有機會參與美國發表會並深入對談產品相關的技術與理念後,才比較能理解蘋果眼中的 Pro 的實際意涵。


自行動裝置成為越來越多人觀看影像的主要載體後,也讓所謂的「專業市場」有了相當程度的位移。


而就我的理解,這應該才是 Pro 世代 iPhone 想滿足的重點領域 – 一個仍在急速成長與轉變,且相較於傳統的影像載體有著更高度追求速度與效率的行動世代所專注的領域。


很多人會掛在嘴上的「時間就是金錢」。


來到限時動態、短影片也能成為一種事業的現在。


效率的高低絕對也是品質至上之外,同樣深度影響到「專業」表現的重要因素。


想達成一鍵拍出好照片的超高效率,以更符合行動平台逐步走向專業的需要。


蘋果必須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才有可能讓 iPhone 聰明到,達到貼近於行動使用者在專業方面的需求。


以就是「快、狠、準」- 能夠一站式拍攝、剪輯、編修、分享的生態系統,就是這些專業人士眼裡的殺手鐧。


這樣的方向搭配行動攝影在硬體漸漸變強搭配「運算式攝影」對於影像表現的增幅。


也的確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以 iPhone 進行專業的拍攝 – 小編就是,現在記者會也越來越常看到以單純手機進行拍攝的記者了。


「簡單」其實並一點也不簡單


為了對應行動世代的需要。


個人相信只要能的話,Apple 會豪不猶豫保持初代 iPhone 那種一鍵快門搞定所有事的拍攝體驗。


不過從 iPhone 的相機介面的按鈕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卻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開發團隊在所謂「專業需求」方面的各種拉扯。


畢竟除非一張照片可以涵蓋記錄到所有資訊(這偏向於 ProRAW 與 ProRes 做的事)或是手機的 AI 能夠完全知道拍攝意圖,否則有些設定就還是必要的存在。


從這次的「自動人像」功能以及 LivePhoto 可以延伸到更多場景也可以觀察到,蘋果希望盡可能簡化拍攝體驗的執著與努力。


講起來,對於 iPhone 15 系列來說「人像模式」應該已經不是這麼必要的存在了吧?不知道 iPhone 攝影系統繼續發展下去,是否會再進一步簡化掉拍攝模式,也會是很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


那麼,iPhone 15 影像系統算進步嗎?


回到一開頭的問題:iPhone 15 系列的相機系統算是有進步,或者該問「夠進步嗎?」


我自己覺得這波 iPhone 15 系列最讓我驚艷的,是在回歸攝影本質的品質與體驗方面的方向。


更讓我更有一種,可以將它當成專門相機來進行創作的感覺。


雖然分別來看,包括 24MP、鋭化算法的差異還有很多人可能會忽略 iPhone 15 Pro 系列的抗耀光方面的改進。


獨立來看都只有很小的差異。但綜合起來的拍攝成果表現,個人覺得這次 iPhone 的拍攝成果的確更耐看、更紮實。


這也代表著,Apple 也更認真在看待如何透過計算式攝影以及硬體的改進來達到更好的畫質的這件事情 – 終究大家抱怨了許久的耀光與鬼影問題,至少著眼解決了前項。


講起來,在其他的相機系統裡,很多高貴的高階鏡頭與平價的鏡頭的差異,實際上不也是在於這些微小細節的差異?以這樣的角度來看。


現在的 iPhone 15 對上 iPhone 15 Pro 難道不是一般鏡頭之於進階的蔡司鏡頭或徠卡相機的概念?


iPhone 15 Pro 拍攝系統擁有比起標準版更純淨的畫面處理、更低的耀光、更高的拍攝成功率、更遠的望遠鏡頭、更近的微距拍攝… 等,其實就十分足以稱之為 iPhone 至今最 Pro 的手機攝影系統了。


所以,即便個人真的很喜歡標準版 iPhone 15 的近拍效果,最終卻還是被更紮實、每次打開相機就能以等效 35mm 焦段的契合體驗給吸引而選擇使用 iPhone 15 Pro Max 作為主力拍攝的手機。


擠牙膏?不願進步?關鍵在「算力」啊!


與專門的相機不同,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得要提供整體系統的均衡效能分配。


所以能提供的創新以及性能所帶來的功能增進,都會因此受限。


這裡可以用這次隨著 iPhone 15 系列同時更新的 Apple Watch 的 S9 SiP 所能提供的最新「互點兩下」手勢操作來舉例。


就我們的了解,這次 S9 SiP 有了更多效能與效率的提升所帶來的餘裕,Apple Watch 才得以實現這個夾雜了機器學習與各種感測器資訊才得以準確偵測操作的功能。


「餘裕」這個概念,是在不導致使用體驗退步的前提下,透過晶片進步而搾出的效能/效率進步來設計新的功能體驗。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明明每次 iPhone 效能增進都看起來高到不行。


著眼於單一項目卻會覺得好像進步空間沒有想像的大的印象 – 因為在手機系統之中,需要運用到效能增進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


因此進步的深度與廣度其實是很有可能因此有所受限。


這也延伸出了另一個觀察點,就是難怪各品牌近年來無不搶著要自行研發晶片。


因為能夠越確實的掌握算力的進步程度並透過特殊領域的晶片主導發展方向,等於能更踏實地發展整個生態系統的創新;反之,當算力掌握在別人的手上,雖然可以省下龐大的開發成本,不過你也等於陷入了極度被動的狀態。


關於是不是在擠牙膏的這個問題,如果不提硬體升級的「誠意」的話(就… 這次感光元件硬體規格似乎是真的沒有什麼提升)。


單就拍攝體驗上的一些限制,我們其實是能感受到,即便 iPhone 15 Pro / iPhone 15 Pro Max 的 A17 SoC 既然都已經掛上了 Pro 的名號。


但光是要真正滿足蘋果現階段最佳的拍攝體驗,其實被分配到的算力仍是有些捉襟見肘的。


像是 iPhone 新的 24MP 預設畫質,雖然蘋果有提到可提供零延遲的拍攝,但其實一旦認真連拍起來,畫素便會在幾張之後降至 12MP – 在設定中關閉「優先快速拍攝」的話,便會在幾張之後放慢拍攝間隔。


此外,原本聽到即便啟動「自動人像偵測」功能,也能使用 Live Photo 原況照片等功能時。


會以為這代表 Live Photo 一段時間的紀錄範圍內,都能夠提供人像模式的模擬景深功能 – 就,跟電影級錄影類似。


只可惜,這並未真的實現 – Live Photo 只會有一格標示著「f」代表著可以改變景深,其餘的片段則是只會有一般的 24MP 照片而已 – 雖然,但說真的能全都以 24MP 紀錄感覺也蠻厲害了(這是代表 iPhone 已具備超
越 6K 錄影的能耐?)。


經由一個月的拍攝,個人認為 iPhone 15 / 15 Pro 系列依然是當今運算式攝影的最強相機之一。


不過個人也期待,未來行動晶片的算力乃至於感光元件都更為加強後,iPhone 繼續以算力的餘裕來突破行動攝影科技的各種極限(會不會連過去失敗告終的光場相機的「真 · 重新對焦」也能實現?那就太酷了!)。





資料來源: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515298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

TOP

本網站屬愛心快遞所有 |聯繫我們

GMT+8, 2024-11-9 10:25, Processed in 0.033682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